2)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买卖的“军功处”_重生之我是阿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虽然有些不满,但是却不得不将缴获品卖给他们,因为每个小队里几乎都有朝廷派出的军法官或者参军。

  虽然对鲜卑人做思想教育效果很差,但是差不代表就不用做。效果虽然差点,但是如果长时间坚持不懈地给这些人洗脑,说不定还是能使他们发生一些改变的。

  这些军法官和参军平时除了给他们讲军法、讲纪律、做思想教育外,还有一个职能就是监视着他们。串联造反这些当然是第一位需要严厉打击的,私藏缴获品的行为也是他们的打击对象......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行军打仗经常要高速机动,实在无法携带太多物资,更不用说缴获品中占大头的牲畜、人口等,所以,他们不得不迅速将这些累赘处理掉,然后轻装上路。

  卖给“军功处”就是一个迅速处理的方法,因为“军功处”甚至还有银行加投资公司的作用。因为缴获的东西太多,即使全部换成金银可能也太重,太不方便携带了。

  这个时候,虚拟货币的概念就要出来了,鲜卑骑兵可以将缴获的东西折价卖给“军功处”后,顺便将钱财存放在“军功处”,换回一本存折!

  存折一笔笔记录下他们的存取记录,每一笔都有双方的签字画押和印章,清清楚楚不会搞混也无法伪造。因为除了士兵本人手上拿着的存折外,“军功处”那里也保存着一份相同的复写记录,有纠纷的时候,只要将这份记录拿出来一对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这份存折也相当于双方签订的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只有当两份合同对得上号时,才能算数。当然,既然双方要核对存款记录,那也意味着无法实现全国通存通兑了。

  因为“军功处”存着的这份记录不可能全国那里都有,事实上,这份存取款记录是和士兵的档案放在一起的,随着士兵的调动一起流动。

  hong军系统每名成员都有份个人档案,除了一些籍贯、履历等个人资料外,记录着这个人的功过奖惩等。士兵如果调动到不同的部队、不同部门,这份档案也会跟着相应的流动。鲜卑骑兵本来是没有这些的,不过,“军功处”成立后,为了方便鲜卑骑兵们存取财物,这份档案也开始逐渐建立起来了。

  有这份档案相当于为自己的军功买了一份保险,假如在战斗中牺牲,军方可以凭这份档案中记录的家乡地址,找到牺牲者的家人,除了发放常规的抚恤金外,他们存放在“军功处”的钱财也会如数支付给他们的家人。

  即使他们的存折丢了,只要核实“军功处”的记录无误,这些存款照样会发放给他们的家人。有了这层保障,鲜卑骑兵们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很放心地将钱财存入“军功处”了。

  说“军功处”是投资公司是因为,鲜卑人除了选择将钱财存入存折外,也可以选择投资到“军功处”开办的产业。随着鲜卑骑兵一次次的出动,他们占领的土地也越来越多。

  这些土地是要无偿交给朝廷处理的,当然,朝廷会给他们记功,这些功劳和他们以后的晋升、抚恤、退休金等福利有关,却和金钱无关。

  这些在草原上的土地有很多都是水草丰美的地方,这些地方适合放牧而不适合耕种。“军功处”将这些草场开辟成一片片的牧场,将低价收购回来的俘虏组建成一个个草原建设兵团,负责在这些草场上放牧。

  “军功处”收购收购到的牲畜一部分回卖回去各支部队当军粮,剩下的大部分放在这些草场上养殖、放牧。除了大规模放牧、养殖这些牲口外,“军功处”还成立了一系列的动物副产品加工工厂,围绕着这些牲畜产生的奶、毛、皮、骨头、筋、肉等进行加工。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