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56章 新与古_山上种田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总该回报一二……”

  ……

  封山的真武终究没能逃开这漩涡,迎来了第一桩祸事。

  “朝廷派来钦差,如今就在山下的重楼城中暂住。”

  此代真武掌教玉鸿端坐,神色肃然。

  鹤发童颜,得封真人的他一对瞳眸望看向左右蒲团上同样仙风道骨的二人。

  正是同位真武山真人的玉琼、玉华。

  此间为无妄山,金顶。

  殿中只他们三人,面对朝堂下达的将军令,事情不算小,且在明知封山遣散门徒的当下,还要真武去为平定西北出人出力,实在让人难以心平气和。

  不过三人面色还算平静,既不如前线众将想象中那样惶恐不安,也无借此机会大展手段定鼎魁首之名的念头。

  仨老道眼观鼻鼻观心,全然不以外物悲喜,殿中流淌着无为之意。

  显然,这封所谓的将军令,并未让三人在意。

  “朝廷新封五军元帅的令,言称要天下各派出人出力,体恤国之艰难。”

  “真武为大梁道门魁首,当给各家做个表率,号召武人踊跃。”

  玉鸿真人刚说完,右侧传来动静。

  “呵!”

  玉华真人抚掌,这是个瘦削老道,青袍遮体显得身形颀长,纵然年逾六旬却道修有成,看着仍旧精神矍铄,红光满面。

  只见他翻开那道手令,一目十行粗略扫过,嗤然一声,不予置评。

  自顾自念起了清静经。

  玉琼真人站起身来,“师兄,这些杂事既然已经有打算,那便照着做罢,师弟近日或有所感,就先走一步。”

  道了一声后,转过去离开了金顶,风中还传来其若有若无的呼吸与呢喃,蕴含某种律数,很是奇特。

  “哦?玉琼师弟要突破了?”

  “好事,好事!”

  玉华闻言一愣,也接着离去,听闻师弟突破在即的老道士迈开了步子,就要回到山头继续闭关琢磨。

  刚走两步,老道士又看向身后,似乎想到了什么,旋即调转身形去了另一处。

  正是离雀山方向。

  玉琼师弟之前的进度比老道不如,现在竟然进步如此大,难说小玄诚没有在其中出力,不行,得去问问,最好自己也能学学。

  求道无分先后,达者为师。

  向自己的师侄请教这种事,老道士不觉得有何不可。

  与此同时,金顶上。

  玉鸿真人笑着看两人陆续离开,目光悠悠,仿佛穿过殿门越过了山峦竹林,见到玉华向离雀山去。

  再看身前的令纸。

  鹤发老道摇头轻笑,长袖下手掌缓缓伸出,弹出指印。

  一抹赤光从丹田飞出,萦绕指尖。伴着食指勾勒,口鼻吐息。

  祸火敕净咒!

  呼!

  一缕细微火星从掌心飞出,飘扬在纸张上,转瞬舔舐蔓延,化作一捧火焰。

  挥动袖袍,火气驱散。

  金顶大殿的地上只余下些许灰烬。

  见得这一幕,玉鸿真人反而没多少惊奇喜悦。比起另外两位,当时正在闭关参悟的他是玉字辈的三人里最晚得到这份功诀的。然而许是天赋不差,同时也是三人中第一个明悟气感。不过很快就察觉到玄诚道人带回的新法修习过于艰难。

  首先便是天地之气太难找。

  按照对方所言,在真武山上寻觅天地之气,几乎要比在西南边陲那座元阳峰困难百倍!

  “一者如大树参天清晰可见,一者如发丝纤细难以洞悉。”

  差距如此,饶是老道耗费心力,仿佛回到数十年前刚入真武时那般,日夜都在研求,最后才堪堪入门。

  然而,等他想借助古时传承的诸多道法时,却发现纵然明悟气感,这些道法也施展不出。

  新法、古法……

  “古时的法真的存在?”

  “为何走不通……”

  回想方才的咒术,不过是照猫画虎弄出的,并非真个咒术。

  但玉鸿真人也有想法,将真武传承的古法以新法的方式一一重现,想来又会是一番独特效果。

  ……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