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四章 骑二八大杠卖冰棍_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行车称之为二八大杠。

  不过那时想买一辆二八大杠可不容易。

  根据老一辈人的回忆,那时候工人的工资平均每月40元左右。

  如果想买一辆自行车,在不计算“自行车票”的前提下。

  永久牌的需要168元,凤凰的需要180元,其他的牌子虽然便宜些,但也不会低于100元。

  有票,有钱,缺一不可。

  其珍贵程度可以说不亚于一辆轿车。

  一般人家若能拥有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这三样东西,那么就能被称为小资之家。

  蒋非小的时候,二八大杠自行车还是很流行的。

  他第一次骑自行车就是学的这种。

  车子上有一道很高的横梁,他个子不够高,跨不上去。

  所以骑的时候,只能一只脚从三角形车架伸过去,踩在脚踏板上。

  村里好多孩子都是这样,通过三角形车架来骑二八大杠自行车,骑得可熘了。

  蒋非读初中时,要骑车二十来分钟到学校,才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

  朱兆丰也认真地看着自己这辆自行车,想起以前的事,一时忘了打开箱子拿冰棍了。

  “朱爷爷,冰棍。”星星眨了眨眼,提醒道。

  “好咧。”

  朱兆丰应了一声,打开后座上绑着的木箱子,里面是花色棉布。

  掀开棉布,一阵白气升起,丝丝凉意扑面而来。

  木箱里装着花花绿绿的冰棍和冰淇淋。

  星星熟练地拿了三根老冰棍,把手里的三块钱递了过去。

  在一众冰棍和冰淇淋里,老冰棍的价格算是很便宜的了,一块钱一根。

  而且是存在很久的老牌子了。

  现在市面上的冰棍和冰淇淋的种类越来越多。

  一些小时候吃过的老牌子逐渐被替代,有一些记忆里的冰棍和冰淇淋早已停产。

  蒋非记得小时候吃得最多的冰棍是一毛钱一根的那种。

  制作特别简单,就是用白糖水冻成长方形的块状,染上各种颜色,再包上薄纸。

  那时一个冰淇淋要五毛钱,大人一般舍不得买给小孩吃。

  每次小孩嚷着要吃冰淇淋,他们都买一毛钱的冰棍打发了。

  后来有了绿舌头,也非常受小朋友的欢迎。

  绿舌头以果冻为主体,吃起来有青苹果的味道。

  它冷冻时是硬的,经过口水的浸泡会变软、变透明,融化后整根冰棍就会变成柔软的舌头。

  然后耷拉下来,一甩一甩地十分可爱。

  吃的时候一定不能咬,慢慢吮吸才有意思,好吃又好玩。

  比较受欢迎的还有笑脸雪糕,好看又好吃,每次拿到手,都要思考该从哪里下口。

  还有7个小矮人。

  里面各种各样颜色的小雪糕,每个雪糕上都有一个牙签,五毛钱一袋,一袋有7个。

  虽然比普通雪糕要小,但却有着一口气吃掉7个雪糕的爽快感。

  再后来有了那种酷似玉米的雪糕,外面裹着一层玉米皮。

  还有小布丁,火炬雪糕,光明三色杯……

  买完冰棍,星星蹦蹦跳跳地拿着冰棍回家。

  “叮铃铃—”

  “卖冰棍咯—”

  自行车的铃声和叫卖声渐渐远去。

  星星拆开一根递给爸爸,自己也吃上一根。

  剩下的一根放进冰箱里,留给奶奶。

  蒋非轻轻地咬上一口老冰棍,一股清凉的感觉顺着喉咙往下润开,解渴、清爽。

  吃起来好像还是记忆中的味道。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