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九十三章 发奖金、端午_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传至今。

  陈小梅一大早就挎着篮子去采艾草了,一路上遇到很多同样来采艾草的村里人。

  采来悬挂在门上的艾草特别有讲究,不能随意乱采。

  要选叶片比较繁茂的艾草来采。

  长势矮小、柔弱的艾草不能采;干枯的艾草不能采。

  遇到不完整或是掉叶严重的艾草也不能采。

  如果随意找些有“残次”的艾草挂上,在老人们看来不仅不能祈福辟邪,而且很不吉利。

  所以,她们采艾草时,要精挑细选一番。

  陈小梅采了艾草,也采了菖蒲,拎着回到家,看到孙女已经醒了,坐在桃树下,看着树上的桃子发呆。

  “奶奶~”

  星星听到院子门打开的声音,快步跑了过去。

  “星星醒啦,来,奶奶给你扎辫子。”

  陈小梅放下篮子,先给她梳了头发,编了两条辫子。

  再洗了手,拿了蒜头过来,和艾草、菖蒲一起用红色的绳子捆绑为一束。

  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被称为“天中五瑞”。

  端午节插艾草,一般从天中五瑞中任选两三种,和艾草捆绑,悬挂在门上,或者是窗户边上。

  陈小梅一边把捆绑好的艾草倒挂到门上,一边给好奇地看着的星星讲端午挂艾草的寓意。

  以前有一首和端午节相关的童谣: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龙船。

  在过去是五月初二的时候就包粽子了,而五月初四悬挂艾草。

  等到了端午节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是看龙舟比赛。

  不过现在都没有人遵守这个规矩了,普遍都是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包粽子、插艾草。

  他们的早餐是一碗艾叶煮鸡蛋。

  吃完早餐,陈小梅、蒋非和星星在厨房里包粽子。

  他们准备包两种粽子,一种是灰水粽,一种是咸肉粽。

  制作灰水粽,需要提前一天制灰。

  陈小梅昨天已经弄好了,用布惊草和干稻草一起燃烧。

  烧干后等待一天让灰尽融成灰,制成草木灰。

  把草木灰收集起来装进布袋中,放到水里重复煮沸几次,将灰渣过滤掉,再把灰水静置。

  待水中的杂物沉淀下来,剩下的灰水就可以用来泡糯米了。

  糯米洗干净后,用灰水浸泡一个晚上。

  陈小梅把浸泡好的糯米捞出来,糯米已经染上了澹澹的黄色,沥干水分。

  蒋非则在一旁把粽叶洗干净。

  粽叶品种繁多,有芦苇叶、箬叶、箸叶、芭蕉叶、玉米叶等。

  蒋非用的是箬叶,选择表面光滑软韧的。

  他们摊开箬叶,把糯米放了上去,包成长条形,用绳子扎紧。

  他们做的灰水粽没有加任何馅料,包完了灰水粽,又包了一些咸肉粽。

  咸肉粽的馅料用了五花肉、咸蛋黄和红豆。

  有一些住在海边的,还会在咸肉粽里加入一些海鲜,做成海胆粽、鲍鱼粽、瑶柱虾仁粽子等。

  星星参与包了几个,可每次都因为绳子没有绑紧而松散。

  蒋非给她包的粽子返工了一下。

  粽子包好,陈小梅把它们放进锅里煮上。

  午餐就是这些粽子。

  灰水粽煮好剥开,里面是金黄色的糯米,晶莹透明。

  因为灰水粽适合冷吃,所以煮好后就剥开叶子,放在风扇底下吹凉。

  它们无内馅,空吃味道略带涩味苦味。

  他们一般沾着白糖吃。

  放凉了的灰水粽渗着粽叶特有的清香,拌着白糖吃进嘴里没有丝毫腻口感觉。

  糯米软而香甜,滑而不腻,带有澹澹的植物芳香。

  吃起来很清凉舒爽。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