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4章 孽畜不让人过年_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4章孽畜不让人过年

  大概是要增加点年味,年三十当天下午又下了一场雪,吾家湖外间白茫茫一圈,整个湖泊中心就像个巨大的明镜,倒是变得很好看。

  “亮亮小火车”于是就开了最后一班,连几个系着围裙等着开饭的中年男人,也都上去过了一把瘾。

  就是冷了点儿,其它的无可挑剔。

  都过瘾之后,大家这才又去大食堂帮忙干活,摆桌子的摆桌子,传菜的传菜,留在沙城的工人们也都盘着今年攒了大概多少钱。

  樊振华烧了一支烟,跟老家过来的堂兄弟们一扯账,今年都攒了最少两万块钱。

  一年到头开销都不大,食宿问题现在基本解决,新年里还有两栋楼,一栋是员工宿舍,另外一栋也是。

  而老头儿们则是关心一个事情,啥时候我们村能上央视?

  张老板这方面业务还算了解,让“吾家农机”的培训部、销售部,跟各村收割队先沟通好,诉求就一个,拿回自己的那份钱,别的不多要。

  同时,上级政府通常解决问题都是希望尽快,因此诉求越明确越精准,上头解决起来也就越容易。

  拖车、向导、人身安全、收费能力等等等等,单枪匹马去外省赚这个辛苦钱,大概率就是新世纪农奴,九成九白干。

  所以在五家埭准备年夜饭的时候,沙城市政府的政研室有个农工小组还在加班,因为正月初八之后,就要拿出初步内容来,关于整合“吾家农机”业务平台的事情。

  每个村的收割队并不是一个组织实体,都是各种个体户临时凑个班,想法肯定是千奇百怪的,联合起来之后,那就不一样了,诉求只要统一,就不会随随便便踩雷池。

  供销合作社的人在报名时间表上签字盖章之后,再统一登记到本地县市的办事处,遵从先到先得原则。

  老头儿们聊着天,大食堂负责人现在不再是毛建民,不是张浩南撤他的职,是他自己不愿意再管大一点的业务,所以职务不变,级别提了。

  “做啥?”

  等毛建民去了后厨,不多时就传来了欢呼声,帮忙的人除了本家在大食堂上班的,也有外面村镇的,此刻都是抽空过来跟张浩南打个招呼。

  往往事情拖拖拉拉并且失控的原因,就是诉求不统一,意见不统一,这就需要让上头根据不同人来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法,于是一拖再拖,最后一屁股烂账。

  现在都跟沙城市政府政研室的人一样,咬牙切齿地诅咒“浩南哥”。

  本来今年央视也会来五家埭村直播采访的,全国各地都会挑个城市街道和农村来直播,结果张浩南拒绝了,并且介绍给了虞山市。

  这时候就要赶场,豫东收完抓紧去豫南,个体户一台机子只要不坏,在这时候赚个九万块钱不是问题。

  但是地方政府也算过账的,最多三四年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