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96章 雪岭歌声在飘扬 一_从长津湖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人纷纷哈哈大笑,平河没好气的瞪了他们一眼。

  工兵营的战友们都没听过这歌,但听着调子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只是一两遍就听懂了个大概,三全子好奇的问:“你们唱的这啥曲,我咋都没听过。”

  “昨晚上打美国人的收音机里听来的。”余从戎手持着枪骄傲的说。

  “收音机是啥?”

  “呃……这怎么说,美国人的小电台?”

  “瞎说,这歌一听就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歌,美国鬼子的电台怎么能听到?”

  “我哪知道,反正我们听到了就是,不信你问他,宋卫国,你说说看是不是,昨晚可是你瞎鼓捣的……”

  “余从戎,别跟人打打闹闹的,小心点四周,待会要到战场纵深处了。”

  “知道啦,我招子放得很亮的。”

  “一二三,走起——”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嘿!就是保家乡……”

  这首歌是上个月《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后来文化部将这首歌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这时候,它才刚刚被世人知晓,但是战争当前,高亢激昂的战斗色彩,让它刚刚问世不久,就已经在大江南北显示出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彼时,正在传唱着这首歌的众人还不知道,这首曲子就像嘹亮的进军号角,即将彻日彻夜回荡在这片朝鲜战场。

  战争会结束,但历史不会结束。

  在这个长达三年多的战火纷飞的年代,从神州大地,到异国他乡的夜晚睡梦中它都将会是人人传唱,它紧凑又干脆,绝不拖泥带水,每一字一句,一腔一调中都迸发着保家卫国、慷慨激昂的强烈情感。

  他们的歌声并不多么优美动听,唇齿相碰之间轻轻哼着,却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像是有某种神奇的魔力一般,吸引着他们很快不由自主地学会。

  于是迎着雪花纷飞的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九日这天清晨,这一队单薄而坚定的身影在雪岭间疾走,边走边唱,毅然奔向战火硝烟最浓烈的地方。

  身后是无尽山岭,脚印,过往,铁与火的交错,以及齐声唱响的歌声。

  这道淳朴的歌声平地而起,悠悠转转升上白云朝霞的朝鲜天空,它不仅飘扬在眼下的雪岭上,回荡此时此景,更响彻在过去、现在、未来,无数个夜夜铁马冰河酣睡与戎马军旅生活中。

  它们汇聚在镰刀锤头旗帜下,人民记忆里,无数个未知的地方,大家一起合唱,嘹远清亮,仿佛越传越远……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