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7 风雨欲来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李晓峰准备豁出去脸面承认错误的时候,一件意外而又必然的事情让事情出现了转折,使得好面子的某人保住了这张脸皮。

  公历1917年4月14日,注定要成为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流亡国外十二年的列宁,回到了他深爱的祖国。而他到来掀开俄国革命的新篇章,奠定了十月革命胜利的基础。

  这一天不管说它意义多么重大都不为过,哪怕是某个坐冷板凳的仙人,对这一天也有些小期待。从某种意义上说,某仙人的政治生命跟这一天息息相关,如果列宁像历史中那样旗帜鲜明的竖起二次革命的大旗,那么某仙人就是守得云开见明月,如果相反,那么恐怕就是乌云遮天永无出头之日。

  原本李晓峰是自信满满,认为成功不在话下,但是经过他这只小蝴蝶的折腾,历史的走向已经发生了变化,不提归途中和列宁的争吵,就说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的时间也和历史不符。

  历史上应该是两天之后的4月16日晚11时,列宁才抵达彼得格勒。如今整整提前了两天,其中的变数就很难说了。好在李晓峰是虱子多了不怕咬,破罐子破摔也就不在乎了。

  当火车稳稳的停靠在彼得格勒芬兰车站的一号月台边时,守候已久的布尔什维克高层呼啦一下就围了上来,李晓峰看到了加米涅夫,看到了斯大林,看到了莫洛托夫和加里宁,可以说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的中坚力量全都到了。

  列宁到没有让自己的同志久候,在列车员打开车门的第一时间,他快步走出了车门,顿时间热烈的呼喊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响了起来。激动的人群将列宁围了个严严实实,每一个人都争先恐后的同列宁握手或者拥抱。

  李晓峰都有些嫉妒列宁的受欢迎,不知道何年何月他才能获得同样的待遇。不过这有些遥不可及,以他的戴罪之身,别说享受人群的拥戴,能不能重新回到政治舞台都是两说。

  想到这,李晓峰在心底里叹了口气,冲动是魔鬼啊!如果不跟列宁炸刺,这会儿说不定陪侍列宁左右享受他人羡慕的眼神的就是他了。不过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李晓峰本来是打算早一点向列宁承认错误挽回危局的,但谁让列宁他忙啊!

  不说什么废寝忘食日理万机,列宁至少是做到了全力以赴只争朝夕。李晓峰几次准备汇报思想工作,都被克鲁普斯卡娅给拦下了,不是列宁在开会,就是列宁在演讲,哪怕是深夜前往,列宁也是在披星戴月的写文章。

  可怜的某仙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差抓耳挠腮了。殊不知,列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老人家虽然能理解某仙人年轻气盛,说话不经脑子,也愿意给某人留面子,给一个反省的机会。但是老话也说了,死罪可免活罪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