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4章 有钱就是任性_重生1977陆亦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风者,能够破解这样的浅层次技术壁垒。

  无非就是耗费时间长短区别而矣。

  而且,只要投资者口袋里不缺钱,场地、设备、影院上规模之后的后勤保障服务之类这些,统统也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即便是,没有寰宇影业如今已经实施的这些经验可供借鉴,经营者们早晚也都能摸索总结出来更好的服务方案。

  iMax巨幕影院技术,真不是什么,影视业界的‘屠龙刀’、‘倚天剑’。

  真正制约了这一超级影院模式普及与发展的难点所在,从来就不是技术和硬件上的实现。

  真正的制约,真正突显出这一模式的最核心竞争力所在,那是能够确保吸引观众们源源不断涌入影院一起看电影的内容软实力,是需要一部部真正的好电影。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支撑起这种超级影院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啊!

  可惜,业界内外眼下都有些看走了眼,都将目光锁定在了iMax巨幕影院之上。

  红磡体育场馆这个所谓的iMax巨幕影院,眼下只所以大获成功,至少有那么三个外部条件,可以说是意外之下,完全占了各种巧合先机的光。

  第一个条件,自然是占了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优势;

  第二个条件,是这种超级巨幕影院的新鲜刺激,从来没有出现过,特别是当下这个文娱活动格外匮乏的时代,这样的集体狂欢式视听盛宴,真的很诱人参与其中;

  第三个条件,则是《生化危机》这部电影本身的吸引力啊!

  陆亦轩很清楚知道,

  假如《生化危机》在质量上根本比不过《八爪女》,试想想,现在还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所谓票房黑洞持续上演一幕?

  根本没可能!

  真以为观众口袋里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

  《生化危机》影片本身的质量要是太过垃圾,在尝过鲜的观众面前砸了口碑,谁还管你是不是什么体育场馆级的超级iMax巨幕影院?

  而且,

  没人比陆亦轩更加清楚,上辈子的影视业界,经过多年的院线软硬件升级换代之后,最后无数的业界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规律,不管再怎么牛逼的新鲜影视视听技术更新换代,影院的规模,都根

  本无法超大规模化发展。

  不说什么,动辄上万人的超级影院,便是上千人数规模、超五百人数规模,这样的影院开办起来,或许会凭借着一两部好片上映,红极一时,热闹一时,虚假繁荣一时,但最终却都会赔得一塌糊涂,无一例

  外要赔到血本无归。

  正是这些业界经验教训,新世纪之后,不管什么级别的院线公司,都会彻底放弃那种大空间、大规模的影院设计思路,转而都向各种小规模、特色化的百人厅发展。

  只不过,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陆亦轩没打算把自己脑海里的这些业界经验教训,轻易就向谁分享出来。

  而且说不好听点,即便照实说了,只怕也没人肯信他,反而以为他在藏私,找借口想一直独霸着红磡iMax巨幕影院这座大金山不肯让人分一杯羹。

  特别像织田羽这老鬼子,索尼影音这家所谓的战略合作伙伴。

  人家直接先斩后奏就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一副下一个iMax巨幕绝对花落东桑的架势……

  没法去说,说了就是得罪人。而且,压根都没等他有机会开口说,索尼影音已经很主动给开出了一个天价,直接打了五千万美金的授权费过来,向寰宇影业,购买下五套体育场馆级iMax巨幕影院设计

  方案。

  五千万美金,不包括任何硬件设备在内,只是让寰宇影业出方案的钱。

  有钱任性。

  财大气粗的索尼影音,打钱过来的同时,对寰宇影业唯一一个要求,就是一切优先为他们家出方案。这是抓紧一切机会,要最快速度,成为全球第二家拥有体育场馆级iMax巨幕影院的公司。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