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更]135_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没有想过他是要负责这么多人的生死存亡。

  不过很快他忽然想到,就算他想负责也要看国相让不让才对。

  到了这个时候,刘彻已经将诸侯国的权力基本上都抓在手上了,诸侯国国内事务都是由国相处理,很重要的御史大夫也是由朝廷指派。

  至于下面的官员虽然可以自由任免,但实际上就算任免了又怎么样呢?国相地位坚不可摧啊,那些人就算一开始对诸侯王心存感激,到最后也会向国相倒戈。

  这么说吧,国相干得好了,说不定以后是能够升迁到朝廷的,国相虽然说是相,但实际上俸禄两千石,真要对比的话也就是九卿副手这个级别,还是有升迁之路的。

  若是能入了国相的眼,届时带到长安比什么不强?

  所以现在的诸侯王实际上唯一的权利就是跟国相要税,毕竟封地的税收都是他们的,别的就……自己一边玩去吧。

  这也是刘谈非要选朔方州的原因之一,主要是这地方偏僻啊,还危险,一般人都不爱去,会跟着他去的人如果有能力那就是被排挤的,刘谈可以想办法施恩收伏,如果没有能力那就更好说了,想要架空他还不容易吗?

  更甚至没有能力的人或许会更想投靠他也说不定。

  不过,不管怎么说,封地他自己求来了,以后是好是坏都要自己担着。

  这一波过了之后才是进入正轨——任命国相和御史大夫。

  这个一般很少拿到朝会上来说,都是刘彻直接让有关部门选合适的人,这其中就是查看履历,然后找来谈话,确认对方有这个意愿并且方便,然后再将人名给报上来,最后刘彻选定。

  现在当朝选,基本上就是刘彻给刘谈设的最后一道坎。

  如果没有人愿意的话,他也不介意出尔反尔。

  君王担社稷,皇子守国门,这句话听上去的确很振奋人心,但谁的儿子谁心疼啊,大汉已经很强大,哪里还需要他的儿子去冒险?

  什么?你说燕王的诸侯国也跟匈奴接壤?

  宠爱的儿子跟不宠爱的儿子能一样吗?

  刘彻一向都很双标,到了刘谈这里是想办法不让他去,到了燕王刘旦那里就是在儿子写信诉苦的时候,则是直接发策文给刘旦,勉励他镇守边陲,成为大汉的藩篱辅翼。

  对于他这一点大家都已经很习惯了,所以当北境国国相这五个字摆在眼前的时候,许多人都面面相觑。

  感动之后理性回归,大家都不太想说话。

  能参加小朝会的官职都不低,大部分人不会成为国相,而那小部分人不是自身有潜力就是背后有势力,他们为之努力的是九卿的位置,所以也不会选择去当诸侯国的国相,但是无论让他们提名谁这都是在结仇啊。

  有许多人之前早就听到风声要给五皇子和六皇子封王,甚至皇帝给五皇子选了齐地为封地都已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