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4章 内阁诸公(求票)_我要做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阁老不思约束自己,反而苛责百官,有失公允。

  幸好隆庆极为信任高拱,但是吏治整顿,困难重重。

  至于负责清丈田亩的张居正,更是焦头烂额,高拱动人家的官帽子,他是动人家的钱袋子,各地的豪绅大族,致仕官员,结合在了一起,甚至打死了不少负责清丈的官吏。

  其中抵抗最激烈的是南直隶,山东,河南,陕西等地。

  这些地方又各有不同,山东是三大家,首屈一指,就是衍圣公孔家,其次是鲁王,再次是颖国公傅家。有文官,有宗室,有勋贵,都是刺儿头。

  相比之下,南直隶的麻烦更大,近三十年,东南文风鼎盛,出了一大堆的高官,苏州、松江、扬州、徽州,随便一抓,到处都有这些地方的人。

  各大家族当中,又以华亭徐家最为显赫,本来唐毅逼着吴时来,把徐家整得够呛。

  可是徐阶辞官之后,他老人家立刻成了淡泊名利,急流勇退的明贤高士。曾经那些不利徐阶的攻击和抹黑都消失不见了,相反还有一批落魄的文人聚集在徐阶的周围,嚷嚷着请他老人家重新出山。

  按理说徐阶应该懂得进退,下野了就不该闹腾,可或许是仓促罢相,心有不甘,老徐就然默许了这帮人折腾。

  他的几个儿子又打着徐阶的旗号,把曾经失去的土地又抢了回来。

  再有那些反对清丈田亩的人也都靠在了徐阶这课大树之下,和朝廷的人作对。弄得张居正空有一腔报复,一点办法也没有。总不能对老师下死手吧!

  除此之外,监察、军制、河工、户籍、土司……几乎每一样政务,都遇到了强大阻力。

  不得不说,改革的确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内阁的诸位阁老,除了赵贞吉和高拱之外,其他几位都显得根基不够,资历不足,一帮老家伙说三道四,攻讦不断。

  唐毅将大权集中于内阁,一切政务都有阁老统辖,这本就是犯忌讳的事情,朝廷上下,那些理学名宿,纷纷发起反击。

  几位阁老坐在一起,唉声叹气。

  陈以勤平时话最少,可是他这个人最会闻风向,“诸位,眼下的局势,不仅让我想起了宋仁宗的时候啊!”

  赵贞吉道:“莫非是庆历新政?”

  “没错,当年范仲淹任参知政事,众正盈朝,红红火火,结果一年多,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等人先后被贬出朝廷,诸公琢磨一下,和眼下的局面,有没有几分相似?”

  在场都是饱学之士,哪怕是唐汝楫,那也是状元出身,哪能不清楚。

  说起来也凑巧,庆历新政,和隆庆变法,都是为了富国强兵,而且二者的核心都是整顿吏治,从官制下手,还有一点,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开了一个玩笑,主持庆历新政的也是七个人。以范仲淹,富弼,韩琦为宰执,欧阳修,蔡襄、王素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