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3章 苏州之变_我要做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妥,又补充道:“荆川先生当然重要,只是……”

  唐毅拦住了他,“句章先生,你记住一句话,天助自助者,我不是保姆,如果刀子架到了脖子上,那帮人还不知道反抗,他们就该死!”

  唐毅说完之后,扬长而去,只留下沈明臣傻愣愣地站在当场,他虽然不完全明白唐毅的意思,可是他却以诗人的敏锐,发现了唐毅的变化。

  更加大胆,更加果决,还透着一股子无情无义,和想象中的枭雄越来越像,人情味却少了许多,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沈明臣满心惆怅。

  ……

  苏州府,不知道唐毅的家乡,还是东南经济的中心,盛产丝绸,行销四海,天下驰名。东南最大的银行,交通行的总部就设在苏州,偌大的城中,光是给交通行办事的人员就超过一万人。

  发达的金融,繁荣的经济,让这座天堂一般的城市,更加耀眼夺目。

  能在苏州当一任知府,那是给个巡抚都不换。

  自从出了个六首魁元唐毅之后,苏州在科举之路上,就一骑绝尘,把其他州府都远远甩在身后,单独把苏州拿出来,和其他的省放在一起,都能排进前五名。

  申时行、王锡爵的那一科,苏州包揽前两名,更是贡献了史无前例的八个翰林,不敢说空前绝后,也是耀眼夺目,令人咋舌。

  成绩不是凭空取得的,苏州重视教育,肯大把投资,遍观整个城市,最好的建筑不是知府衙门,也不是交通行的总部,而是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书院。

  光是能数得着的就有和靖书院、学道书院、鹤山书院、甫里书院、文正书院、金乡书院、正谊书院、平江书院。

  书院大兴,各地鸿儒齐聚,每天都有名人讲学,使得苏州变成思想最活跃,学术最繁荣的所在。

  不只是苏州,整个江南,甚至湖广四川的学子,都争相前来求学。

  登坛讲学的鸿儒无一不是门人弟子遍及天下,文章著作等身,吃透了他们的思想,没准考试的时候,就会遇到这些鸿儒的朋友或者弟子作为主考,投其所好,考试自然无往而不利。

  正因为如此,才吸引天下英才,汇聚苏州。

  只是凡事都逃不过盛极而衰四个字,往日无忧无虑的苏州文人,此刻却面临着灭顶之灾。吴太监率领着厂卫的人马,已经开进了苏州。

  他们第一个目标,就是和靖书院,这是一座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古老学堂,苍松翠柏,雕梁画栋,处处体现着匠心独具,整个学堂,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江南园林。师生们在树荫下,在池塘边,谈论学问,交流心得,好不痛快。

  今天大家却没有了往常的悠闲自得,他们凑在了学宫的前面,一个个面色凝重,盯着大门的方向,不多时,整齐的脚步声传来,吴太监率领着数百名番子,冲进了书院。

  吴太监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