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四十八章 诱之以利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之命前来找鸣海大人。”松山铭沉吟了一下,神情严肃地望着岛津鸣海,“将军大人对鸣云大人不顾全大局,执意招惹大明大为不满,大明水师强大非元朝所能比拟,一旦调集大军前来攻打我国,后果不堪设想。”

  “本官对此也深为忧虑,据本官所知大明水师的船只全部都是拥有着坚固龙骨的大海船,适合在海上航行,而且他们有着经验丰富的船工可以避开海上的风浪。”岛津鸣海闻言了头,忧心忡忡地道,“因此与大明为敌着实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由于当年倭国就是在九州两次击败了东征的元军,故而参战的岛津家族的对这两次作战有着比较详细的记载。

  元军之所以两次东征失利,除了元军落后以及远征军中高丽士兵和南宋士兵占大多数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元军所乘的船只很多都是没有龙骨的河船,因此无法承受海上巨大的风浪。

  再加上元军的指挥官对海上的天气不熟悉,赶在了季风季节出征,这直接导致了元军第二次东征的失败,使得元军的船队在风暴中损失超过了半数。

  究其原因,是因为忽必烈根本就不懂得海战,故而调集了内陆的河船出战,虽然看起来河船和海船差不多,但是海船由于有着坚固的龙骨可以抗击海上的风浪,而河船则没有,根本无法适应海上的航行。

  可是明军水师不一样,虽然岛津鸣海并没有见过明军水师的船队,但既然明军水师船队形体庞大的话,那么里面肯定有作为框架的龙骨,这使得明军水师的船队得以在海上平稳航行。

  另外,大明的航海术举世无双,既然李云天能带领船队顺利抵达倭国,那么其他的明军也能乘船前来。

  虽然倭国上下都认为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不如倭国,但岛津鸣海则不这样认为,原因很简单,李云天从琉球岛一路打来了出水郡而未尝一败,已经足以表明他手下的明军不简单。

  尤为重要的是,出水城是萨摩国的重镇有着仅次于清水城的兵力,可在明军的进攻面前没撑多久就溃败,这里面固然有着明军火器犀利的因素,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明军士兵战斗力的强悍,否则出水城的士兵一定会给进城的明军造成重大的伤亡,可事实却是明军几乎没遇到多少抵抗就占有了出水城。

  在岛津鸣海看来,山口惠子的手下虽然是倭国人,但由于他们依附李云天所以已经与明军无异,可谓是明军的附庸军。

  要是连附庸军都如此厉害的话,那么能使得这些附庸军乖乖听命的明军水师肯定更加悍勇,这令岛津鸣海心中感到忐忑不安。

  除了大明方面的因素外,京都方面对待此事的态度也尤为重要,如果足利义仁能够支持萨摩藩,像当年对抗元军那样来对付明军,那么萨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