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一十四章 操劳民生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百姓苦不堪言。

  这样一来青苗法就变质成为了由地方官府辗转放高利贷进而收取利息的一项苛政,故而不到二十年就被朝廷取消。

  不得不,王安石的本意是好的,可惜他的青苗法没有能够顺利执行的人,导致青苗法在实施后很快就变了样,成为了地方官员捞取好处的工具。

  可李云天不一样,他自然也信不过那些地方上的官员,不过他手下有着从讲武堂出来的庞大官吏群,可以通过那些讲武堂出身的官吏来完成他的这项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讲武堂早已经在交趾、广西和辽东开设了司银局,也就是后世人们所的银行,专门从事金融上活动,其中就有贷款这个项目,贷款的年利率为10%,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李云天两年前就已经在考虑在大明各地成立银行的事情,在他看来只有资金流动起来才能给大明创造更大的效益,故而想要把讲武堂的资金贷给百姓。

  按照李云天的设想,讲武堂在各地的司务处将负责筹备银行建立的各项事宜,但是银行却不归各地司务处管辖而是隶属于讲武堂直辖。

  各地讲武堂司银局在去年就已经筹建完毕并开始试运营,向当地的商贾提供年利率为0%的商业贷款,从今年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不仅促进了当地商品的流通而且几乎都提前收回了本息,深受那些商贾的欢迎。

  要知道如果那些商贾向别人借钱的话,利息肯定远远高于0%,而且还有许多苛刻的条件,一旦还不上就要被强行夺走名下的产业。

  李云天一直在等待可以将司银局这个新式部门公之于众的机会,如今上马村的事情正好给了他这个契机,使得他可以向朝廷上文正式启用讲武堂各地的司银局。

  在李云天看来,有了讲武堂各地司银局的调节功能,那么必将使得各地的借贷利率得以控制,否则的话百姓们肯定不会向各地从事放贷行业的人借款。

  “王爷,经过杨府家眷的辨认,那几名前来投案的人正是杨府的负责伺候杨大人和杨夫人的侍女和家丁,他们一致供认曾经见过杨大人和冯夫人把玩过一颗珍贵的猫眼宝石。”

  就在李云天想着讲武堂各地司银局运作的时候,一名武官快步走了进来,躬身向他禀告道,“根据他们的供词,他们这次之所以离开杨府并不是因为偷窃了家里的财物,而是杨大人派他们去杭州府办事,他们路上的时候听严仲敲诈了讲武堂两名武官一颗猫眼宝石,感到事关重大于是又回来了,想要向官府解释清楚。”

  “王爷,不仅那几个人,还有一些杨家的下人或见过或听过猫眼宝石,冯大人已经对杨夫人的贴身丫鬟动了夹棍,其现在已经昏死了过去。”着,那名武官向李云天躬身请示道,“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