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三章 明新居士的狂言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现在的一期两张,正在不断地扩版。

  为了使得今天的验证更具权威,齐福特意请来了京师国子监的两名司业之一的秦鑫来当见证。

  京师国子监司业是从四品的官,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律学、书学和算学。

  国子监是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由于大明施行“双京制”,故而在北京和南京都设有国子监。

  设在北京的国子监称为“北监”或者“北雍”,也叫京师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称为“南监”或者“南雍”。

  其中,南京国子监规模宏大,号称“延袤十里,灯火相辉”,校内建筑除了射圃、仓库、疗养所和储藏室外,光教室、藏、宿舍和食堂就有000余间。

  截止洪熙元年,南京国子监已经有学生逾万人,京师国子监的学生也有yankuai千之众。

  国子监的管理设有五厅和六堂,五厅即绳衍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六堂即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和广业堂。

  国子监主要学习《四书》、《五经》,另外兼学《性理大全》和律令、书数等。

  历史上,明宪宗以前八股文尚未兴起,故而国子监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朝鲜、琉球、日本和暹罗等邻国“向慕文教”,不断派遣留学生来学习,盛况空前,

  要想进入国子监读书,主要有四种途径,即:举监、贡监、荫监和例监。

  举监:在京城会试中落选的举人,经翰林院择优送入国子监学习。

  贡监:各州县选拔的优秀生员,也就是秀才,进入国子监学习。

  荫监:勋戚或者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又或者得皇恩,进入国子监学习。

  例监:捐纳钱粟进入国子监学习,又称“民生”,意思是从民间吸纳的学生。

  由于例监是依靠钱财得以进入国子监,故而在国子监中最不受人重视,地位最低,通常都是富商豪贾之子,一是希望子弟能在国子监成材,考上科举,二来也是希望他们拓展人脉,为将来的发展建立人际关系圈。

  在京城,明新报的最大顾主就是国子监里的学生,由于价格低廉,内容丰富,故而深受国子监学生的欢迎,几乎人手一份,不仅是娱乐,同时也是关心朝廷时事,一些学生的投稿也时常被经史论战版块刊登。

  故而,今天到场的人中国子监的学生占居了相当大的比例,不少人都被吸引而来,想看看在明新报上纵横捭阖的明新居士究竟是何方神圣,同时也想目睹他的落败。

  秦鑫身为国子监堂堂从四品的司业,自然不会轻易参与到这种民间的活动中去,是李云天特意登门拜访请他来做个见证,所以他才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起来也是明新报的名声还不是足够得响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